美元的榮光
推薦序
林向愷教授
1。1971年前美金與黃金為固定的兌換比率
2。1960年代貿易自由化
3。美國在1971/8/15放棄"金本位"
金本位制度之三大規則為:
(1)採行金本位制度之國家的該國貨幣與黃金之間必須為雙向可兌換(two-way convertibility);
(2)黃金可被自由買賣
(3)各國央行(貨幣主管部門)必須保有部份的黃金準備(gold reserves)。
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的優勢:
1。夠大的經濟規模
2。持續的經濟成長
3。健全的政經體制
4。良好的總經體質
5。政府大力支持為國際性貨幣
C1:
避險基金的神秘
* 匯率容易因與政治經濟無關的因素來預期貨幣的升貶
避險基金:大量分析歷史資料的統計模型
靠操作人員對國際政治情勢及貨幣政策精確的判斷何獨特的眼光與直覺做決策
1861年聯邦政府取得印鈔獨占權
C2:
真偽鈔的鬥爭
1。北韓的[超級偽鈔]
2。印製材質的創新
3。壟斷特殊油墨來源
4。美國印製局提供的貼心服務
C3:
被美金踩在腳下的英鎊
1。19世紀國際貨幣為英鎊
2。美國再十二地區成立聯邦準備銀行
3。紐約建設[中央銀行]
4。1913年12月威爾森總統簽署{聯邦準備法}
5。1944年在美國制定"布列頓森林會議"
布列頓森林會議:
各國的貨幣不准隨意貶值以維持固定匯率,
促進貿易的暢通,並順利進行資本積累,
以幫助第三世界的國家重建戰後的經濟體系。
將國際貨幣系統建立在一個與黃金固定的交換標準上,
即是透過將美元與黃金維持在一個固定的比例,
每個會員國的貨幣價格也都與美元(也就是與黃金維持)一定的比例,
如此來決定各國匯率,且一旦決定下來就不能隨意更改,
但允許各國的匯率在一定的小範圍內浮動。
若當本國的貨幣浮動會超過或威脅到此一範圍,
則本國的中央銀行必須出面干預,以使匯率維持在穩定的水準。
C4:
1。以強硬的貨幣政策改造整體經濟體質
2。70年代二次石油危機加上錯誤的財政與貨幣政策
,使美國產生停滯性通膨
3。1971年Paul Volker接任聯準會主席
4。積極提高利率對抗通膨
5。短期利率高達20%。失業率高達10%
6。1982年通膨由13%降到4%美元亦升值
C5:
1。70年代四小龍使用"出口導向貿易策略"
2。80年代東協國家與中國意加入此策略
3。每國都存有大量的美元存底
4。美元若轉弱。將會引發所謂的"骨牌效應"
5。各國將大量減少美金存底。與公債
6。此為國際貨幣與各國間的貨幣遊戲
前言
1。某避險基金全數賣出以美元計價的基金
2。造成世界恐慌,股市崩盤,美元貶值,銀行倒閉。
3。史欽基爾:[我們希望讓世人知道世界的金融危險性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大家根本不知世界有多麼依賴"美元"。]
4。外匯市場3。2兆美元交易金額,美元計價就佔90%
5。全世界有三分之二的央行準備是以美元持有
6。1999年歐元出現,美元也開始走下坡。
C1:
1。泰勒 避險基金FXC公司創辦人
2。以大型避險基金押注美元升或貶
3。產生意想不到的巨大影響
C2:
1。每年印製局能印出90億張鈔票
2。2008年將發表日前最精密的防偽技術
3。目標逐退各家庭式偽鈔工廠"超級偽鈔"
4。新局長賴瑞菲利斯上任後將以油墨與紙的結合,對付偽幣制造者。
C3:
1。追溯美元從南北戰爭時的卑微到蛻變成全球經濟核心的過程
2。保羅沃伯格為德國銀行家,為協助美國克服中央銀行偏見的大功臣。
3。他策劃了聯邦儲備系統,為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的關鍵要素。
4。保羅沃克,協助敦促美國終結金本位使美國經濟大幅成長。
5。成為聯準會主席後,接連調高利率,雖讓美國陷入衰退,卻拯救了美元的優勢地位。
使二十世紀後經濟高度成長。
C4:
1。厄瓜多爾,2000年時,廢除本國貨幣"薩克利",直接採用美元為該國貨幣。
C5:
1。南韓近年累積高額美元準備
2。南韓央行官員秋興植,政府基金員工李基洪兩人,其策略具備撼動美元的能力。
3。以持有大量美元部位的亞洲各國央行的投資流程
C6:
1。艾孚銀行總經理恰克巴特勒,宣言美元不再是唯一通行的貨幣。
2。主張美國的赤字與外債最後將迫使美元大幅貶值
3。美國人可能要等到了解美元時代的結束,才知道他們享受了多少的好處。
4。美國政府對外來說等於沒有成本與貸款利息的問題,也不須承擔貨幣風險,
只因為他們也都用美元計價。
後續
1。現在俄羅斯法律規定餐廳、俱樂部、商家都不能以美元計價。
2。首爾的黑市外匯商人說,現在大家要求兌換人民幣的頻率與美元不相上下。
3。過去全球因使用單一貨幣,所以得降低跨境投資與貿易成本。
4。如為現在所預測,全球將發展成歐、亞、美等貨幣區。
- Mar 26 Thu 2009 12:49
國匯之美元的榮光重點統整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